做自媒体,如何才能获得流量?
咱今天唠点掏心窝子的。做自媒体想搞流量?这事儿我踩的坑,流的泪,够淹死好几回金鱼了。
以前我也傻,真以为自己是摆地摊的。啥火追啥,热点来了像闻到肉味的狗,呼哧带喘扑上去,吭哧吭哧整一篇,发出去——石沉大海。流量?那玩意儿跟我有仇似的。看着别人家热热闹闹,我这儿门可罗雀,心里那个憋屈啊,真想掀桌子!
后来才明白过来,摆地摊是啥,是追着人跑。 累死不说,还掉价。咱得换个活法——开家私房菜馆!不是那种连锁大饭店,就一家小店,可能就三五张桌子,但来的都是冲着你这口“味儿”来的回头客,口碑相传,越做越香,甚至…能火他妈一百年!想想都带劲!
第一步:招牌菜?先问问自己,你伺候谁?谁吃你这口?
这是最要命、最磨人,但也最不能绕过去的一步!真不是拍脑门儿想“我喜欢啥”就行。开餐馆,你总得知道来的客人口味是啥吧?是山珍海味伺候老饕(那你就得硬核,专业到骨子里,别怕深,怕的是不够深!),还是给赶时间的上班族整碗热乎实在的盖浇饭(那就快、准、狠,痛点直接戳,别绕弯子!)?是给嗜辣如命的川妹子,还是口淡的养生达人?
我当初就犯浑了。看人家情感号火,我也整点情感鸡汤;看知识付费赚钱,我也硬着头皮讲方法论。结果呢?整个一大杂烩!粉丝?稀稀拉拉,来的都不知道我为啥存在,走的也悄无声息。定位模糊,就是慢性自杀!
后来咬牙,把自己按在椅子上,像审犯人一样审自己:我到底能持续输出啥?我真正懂啥?谁最需要这个?招牌菜必须狠!狠到极致!
专治失眠的睡前故事? 行!那你别今天讲童话,明天聊哲学。就把所有跟睡眠、焦虑、放松、脑科学、白噪音、甚至床垫枕头都研究透!让失眠的人一听你的声音就想打哈欠。职场小白晋升宝典? 可以!那就别光讲大道理。从怎么给领导发微信不招人烦,到年终总结怎么写能加薪,PPT配色怎么不辣眼睛,全给整成实操手册!让小白觉得你就是他肚子里的蛔虫。懒人快手减脂餐? 太对了!那就别整那些花里胡哨需要十八般厨艺的。就研究10分钟、一口锅、冰箱常备菜能搞定的,还得是真好吃、真能瘦的!让懒人觉得“卧槽,这我也能做!”
招牌菜越窄,越尖,越具体,你的第一批“铁杆食客”来得越快!他们是闻着你锅里这道菜的味儿来的!精准!粘性高!这才是根基!别贪多,贪多嚼不烂,最后啥也不是。
第二步:锅气!这玩意儿才是让人上瘾的毒药!
菜馆定位好了,招牌定了,接下来看真本事了——炒菜!同样的宫保鸡丁,为啥有的馆子吃了就忘,有的让你魂牵梦绕半夜流口水?锅气!
锅气是啥?是技术?是火候?是!但更他妈重要的是那股子精气神儿!是厨师把魂儿都炒进菜里的那股劲儿!
做内容,你的锅气,就是内容的魂儿!缺了这个,再好的干货也是冷冰冰的僵尸!它分两块:
食材要好(价值密度): 这是底线!是真材实料!干货就是干货,别注水!别拿废话凑字数。别人一千字讲不清的东西,你能不能五百字+一张图就让人拍大腿“懂了!”?这是基本功,也是良心。用户不傻,糊弄一次,人家扭头就走,再也不来。火候要够(情绪浓度):这是最最最关键的!也是最难偷懒的! 为啥同样的知识点,有的人讲出来干巴巴,有的人讲出来让你热血沸腾或者泪流满面?因为有人味儿!是你独有的语气:是拍桌子骂娘的犀利?还是像朋友唠嗑的温柔?是你真实的经历:你在这个坑里摔得多惨?你当时有多绝望?又是怎么爬出来的?血淋淋的教训比一万句道理都管用!是你鲜明的态度:你支持啥?你反对啥?别当老好人!鲜明的观点才能吸引同频的人,也必然得罪另一些人,但怕啥?吸引同频的就够了!藏着掖着最没劲。
一份只有干货没锅气的文章/视频,就像食堂大师傅批量生产的菜,能吃,但没灵魂,吃完就忘。一份带着滚烫锅气的内容,用户能感受到你的心跳!会觉得“我X,这哥们儿太懂我了!”、“这人说话真带劲儿!”、“这经历跟我一模一样!”。看完不仅学了东西,还想跟你交个朋友,这才叫上瘾,用户才会惦记你下一道菜。
第三步:伺候好“平台食神”—— 饭馆想火,得有人给你吆喝!
菜炒得再好,藏在深巷里,也得饿死。谁能让更多人知道你?
别把平台想得多高大上,它就是个掌握生杀大权的“平台食神”。它才不管你后厨多努力、多辛苦。它只看一件事:用户喜不喜欢你?
展开全文
它咋判断用户喜不喜欢?简单粗暴,就看仨数据:
让客人多吃几口(完播率/阅读时长): 你的内容是不是真香?让人能从头看到尾,而不是看两眼就划走?开头3秒抓不住人,后面再精彩也白瞎!让客人吃完还想聊(互动率): 用户看完是默默走开,还是忍不住想跟你唠两句(评论)、拍个照发朋友圈(转发)、或者赶紧收藏起来生怕丢了(收藏、点赞),有互动,说明戳中了!有共鸣了!让客人吃成了回头客(关注率): 这顿吃完,人家觉得不过瘾,直接办卡(关注)了!想长期吃你这口!这是真爱粉!
看明白没?逻辑这就直接闭环了!
你用真材实料+滚烫锅气炒出好菜(好内容)。客人(用户)吃得爽了、吃嗨了、吃上瘾了。客人满意了,就表现为数据好看了(完播、互动、关注)。“食神”(平台)一看:“嚯!这家店客人这么喜欢?肯定不错!多给点推荐位(流量)!”更多新客人进来…就这循环就行了
所以,总结一下,都是血泪教训换来的:
别再像个无头苍蝇一样瞎忙活了!也别再把自己当要饭的了!老老实实开好你的“百年私房菜馆”:
定招牌(定位): 往死里聚焦!服务好一小撮人,把他们伺候舒服了!别贪大求全,那是找不自在。炒锅气(内容): 把你的心、你的血、你的汗、你的笑骂都炒进内容里!做有灵魂的内容,不要搞冰冷的说明书。敬食神(平台): 把用户伺候好了,数据自然好看,平台自然给你流量。取悦用户,就是取悦平台! 别本末倒置去研究那些歪门邪道的“平台规则”,核心永远是人!
这事儿,快不了!真的! 慢得让人心焦!你可能得花几个月甚至更久,去死磕你的招牌菜,去反复调试你的锅气。看着别人好像一夜爆红,急得抓耳挠腮?没用的,很多都是昙花一现!
但这条路,是唯一能让你从一个追着流量跑的“乞讨者”,变成一个让流量主动找上门的“吸引者”的正道。虽然慢,但稳当,踏实,像滚雪球,越滚越大。
我现在就在这条路上吭哧吭哧走着呢,招牌菜刚有点眉目,锅气还在练。但至少,心里不慌了,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了。你也别急,慢慢来,咱一起把这“百年老店”的招牌,给它立起来!
评论